闽科探梦传薪火:沉浸式解码闽籍科学家许榕生教授精神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大思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实践深度融合,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4月至7月期间,组织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闽籍科技精英故事”为主题的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在至诚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计算机工程系、传媒与设计系党总支精心策划,组建“网链闽魂”实践队,获得学院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项项目立项。实践队组织计算机工程系与传媒与设计系同学开展“闽籍科学家精神沉浸式解码计划——基于许榕生故事链的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思政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让大学生深入感悟科学家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引领专业学习。
实践队获得立项
追溯科学足迹 感悟赤子情怀
本次实践活动首创“双师指导”形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璐洁、计算机工程系陈荣丽两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以闽籍计算机科学家、中国互联网先驱许榕生教授的事迹和精神为核心,开启对闽籍科学家精神的探索。
实践队成员们深入查找和学习了相关文献、整合网络资源,了解许教授为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付出与贡献;通过对话、访谈许教授,聆听他讲述从前的故事,沉浸式体悟在潜心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的科学家精神。
实践队员与许榕生教授合照
解读许榕生教授的故事,便是触摸闽籍科学家精神的脉搏。团队成员通过网络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读关于许榕生教授的专访与报道,探寻其严谨学术态度与强烈求知欲的源头。团队成员跟随前辈的脚步,仿佛亲历那段攻坚克难的岁月,同时也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为具象的认知。
实践队员查找资料、讨论方案
对话深耕历史 丰富思政实践形式
2025年5月,实践队队员专访到了许榕生教授本人。这位出生于福州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以其横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人生,为青年学子生动诠释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深刻内涵,充分展现了闽籍科学家“扎根八闽大地、胸怀理想报国”的精神底色。
访谈中,许教授谈及少年时光,讲到“闽籍学子讲究‘根深叶茂’,做学问容不得半点浮躁。”这份“务实”与“坚韧”,成为贯穿其人生的精神主线。他说:“课堂上的逻辑训练、实验室里的动手实践,让他明白‘厚积’才能‘薄发’。这种精神,是八闽大地给予他的重要人生礼物。”
谈及当年放弃海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他坦言:“实验室的灯火,只有照亮祖国的科技版图,才能绽放最璀璨的光。”面对青年学子,他寄语:“要像攻克技术难关一样,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勇闯敢拼。”
实践队员与许榕生教授进行访谈
传承精神火种 续写青春华章
“网链闽魂”实践队的此次活动,基于前期积累的丰富素材,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相关课程重点内容,多元融合,精心策划并录制了“大学生讲思政课”视频,并且制作实践队宣传视频、实践总结、访谈实录,形成了具有感染力、影响力、教育意义的优秀思政实践成果,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在系内、院内广泛传播。讲好闽籍科学家故事、传承闽籍科学家精神,使其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队员拍摄大学生讲思政课与实践宣传片视频
收获成长蜕变 彰显实践价值
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非凡,在精神层面,同学们通过梳理许榕生教授的人生轨迹,深刻理解了科研创新与家国担当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跨学科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学们在分工合作中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凝聚力,在成果制作与技术支持上相互帮助,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高博琛
标题:闽科探梦传薪火:沉浸式解码闽籍科学家许榕生教授精神——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大思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fzjj/3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