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现在,茶叶成了村民摆脱贫困的催化剂。

福州晚报记者陈木易/文见习记者林双伟/摄影

每天下午5点多,卢峰茶业企业的面包车准时到张子林家门口领取茶青。 这几年的茶是繁忙的季节,几乎每天都不缺席。

扛着几十斤茶青,步行近20分钟去茶厂,对近70岁的张子林来说是一种解放。

受疫情影响,各地茶青不畅销。 老卢家的茶厂不仅没有停工,也没有去我们的茶农那里收获茶青,降低价格。 张子林口中的老卢,名叫卢伯美,是卢峰茶业企业党支部书记。 年来,卢伯美在家经营茶厂和千亩茶园,不遗余力地帮助广大村民脱贫致富。

闽讯:永泰千亩茶园书写扶贫“大文案”

以驱动器价格收购

村民茶青有销路

6月29日,记者来到永泰县同安町的吕峰茶业企业时,67岁的张子林正在筛茶青,准备发酵。 吕伯美站在旁边,和他聊着日常的事情,有时会笑出来。

张子林家住在岚口村,和儿子常年住在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旧砖房子里。 缺乏资金和技术,无法迅速发展生产,他家在年底被列为建设卡贫困者。 年初,在同安镇干部的帮助下,包括张子林在内,全镇近半数的贫困者被介绍给了吕峰茶业企业的外出务工者。

闽讯:永泰千亩茶园书写扶贫“大文案”

负责该安镇扶贫工作的副市长张仁江告诉记者,那几年符合该安镇茶厂的转型,50多家茶厂相继倒闭。 许多小贩借机降价,低价收购茶农茶青。 在这种情况下,卢伯美还是接受了这些穷人家。

张子林补充说,近年来,他在自家茶园和李果园忙碌过后,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到吕峰茶业企业上班。 每个月想上几天班,都要靠自己的决定,第一要负责一点简单、劳力轻的工种,日薪150元。 另外,企业用兜底保价的方法收购他们卖不出去的茶青。

闽讯:永泰千亩茶园书写扶贫“大文案”

因此,当地许多没有本钱的茶农鼓起勇气赚钱。 年末,张子林家的年收入至少4万元,拿走了脱贫的帽子。 今年年初,凭借该安镇政府申请的专项资金,他改建了旧房子。

卢先生告诉我,如果我身体健康,想多干几年,他就继续雇佣我。 张子林说。

为期7个月的采茶季

可以收入2万元

年轻时的鲁巴米在上海创业,1996年回乡创办吕峰茶业企业,2004年成为占柄村委会主任。

在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期间,卢伯美为了向村民募集道路工程资金,不仅挨家挨户地工作,还自费去了全国各地,寻求在外乡贤的支持。 结果,两条全长约56公里的村路实现了加宽硬化。

之后,他决心带领村民开垦50亩荒山种茶树,带大家发财。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吕峰茶业企业将位于柄村的茶园扩大到1000多亩。

每年3月底至10月底,茶园进入采茶季节,用于采茶的劳动力来自柄村和占据周边的西安村、红阳村等7个村的460多户村民。 根据采茶熟练度,一个工人每天可收入100元至200元。 在这7个月内,一个工人的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左右。 每年茶园的总雇佣量达到1万人以上。

闽讯:永泰千亩茶园书写扶贫“大文案”

布局茶旅行路线

巩固减贫成果

由于疫情,今年各地的茶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是,卢峰茶业企业受到近100万元亏损的压力,没有停产,继续以疫情前的市值收购茶农茶青,至今已有5万多斤。

今年65岁的卢伯美还在宣传永泰高山绿茶的路上奔走。 他还布置了茶旅游路线,在这个地区生存乡村旅游,巩固精准扶贫的成果。

为此,他与同安镇乡村创客队伍合作,融合了茶业和全县全球旅游的快速发展。 去年建设了环绕茶园的休闲步道,在茶园附近的另一座山上建设了樱花园。 拟邀请企业为茶旅设计茶叶采摘比赛、手工茶、茶膳制作、地方特色美食制作等活动,与爱津庄、嵩口古镇、百维沟等景点融合,构建旅游线路,拓宽大众就业渠道,提高农产品销量。

标题:闽讯:永泰千亩茶园书写扶贫“大文案”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xwzx/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