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16字,读完约9分钟

福建:守护文化之根,守护城市之魂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福州实践

马拉松选手跑了福州南里大街。 叶义斌摄影/光明摄影

孩子们走进福州三坊七巷了解油纸伞、软木画等无形文化。 李白蕾拍摄/光明照片

福州上下杭三捷河沿岸风景。 叶义斌摄影/光明摄影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1年6月在福建福州举行。 届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迅速发展的福州实践,将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 创造性地保护文化遗产的福州故事,也将登上世界舞台。

世界遗产大会将在中国召开,成为中国向世界讲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机会。 1990年,习大大同志就任福州市委书记后,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并付诸实施。 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建立保护机制、培养人才队伍,福州市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护。 年6月8日,人民日报在2002年为《福州古叹》一书重新刊登了习大大同志写的序言。 这篇思想灿烂、哲理闪耀的序言指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人既要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十四五”计划建议强调“加强重要文化、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作为习大大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思想理论的重要实践地,福州一贯贯彻《“福州古叹”序》的重要精神,继承习大大书记在福州实务期间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全力做好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置身福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从闽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昙石山遗址,沿江两岸的上下杭、烟台山等地以前传入文化街区,至下游马尾船政旧址。 从城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筑群到城郊鼓岭中外文化交流地寿山石、脱胎漆器等以前就传来了技术,闽剧、漆画等以前就流传着民间艺术……这些仿佛明珠,在闽都大地闪烁,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的根,保护城市的灵魂。 今天,福州已经初步构建了全市域、全系统、全要素名城保护格局。 今天,福州正在精心准备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相互闪耀的文化盛宴,期待着世界盛会的到来。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在应该保护文化财产方面有“优先权”

“尚书牌坊是我们林浦人的骄傲! 福泉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拓宽了改造工程,为了在原来的地方保护鸟居,调整了线路,给我们林浦人留下了原汁原味的乡愁! ”。 2021年元旦期间,福州林浦文化志愿者林磊又成为义务讲解员,向游客讲述衡器牌坊在原址保护的故事。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林磊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福泉高速公路连接线正在拓宽改造工程,原设计的铺装道路,必须将林浦尚书中的牌坊向东北移动20米。 项目提交福州“多规合一”平台会商时,市文物部门确定“林浦尚书牌坊应当原址保护,调整线路”。 根据文物部门的意见,工程司令部进行了多次研究,项目业主和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线路设计,最终形成新的方案,对林浦尚书里牌坊实施了原地址保护。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福州市名城委员会主任杨勇表示,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福州已经形成“文物保护优先”,将国土、环境保护、林业、水利、园林等部门的规划成果和审批数据落实在“福州市“多规一体化”协同事业管理平台上。

“现在,我们必须每天登录“多规合一”平台系统,了解城市建设项目文物情况,及时提出意见。 ”。 福州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表示,2010年,福州市文物部门结合“多规合一”事业平台,对682个城市建设项目提出了审查意见,确定了相关76处文物的具体保护要求和措施,在征用、建设过程中误拆了不可移动文物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延续千年文脉,守护闽都的灵魂。 习总书记在福州主持实务期间,亲力亲为推进制定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早的保护条例之一。 继承习主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思想理念,近年来,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名城保护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编制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32项专项规划,将历史和文化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加强立法、完整规划,进行城市改造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保护整个文化区展现新面孔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城市的过去,展现着城市特色的风貌,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持续的滋养。

文物建筑是点,历史文化街区是面。 在点扩方面,福州市将对上下桩、烟台山、苍霞、梁叹、船政文化城等历史街区内的文物建筑进行要点保护维修,并以此辐射集中于单侧保护,构建各方面的立体保护系统。

“千层石树离开了道路,一带的山田发出了放水的声音。 ”。 这是福州三江口有梁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实写照。 进入街区,这座“城市最美的村庄”已经芳华绽放:梁叹河内、大鹅、鸭子在愉快地玩耍。 省级文保单位梁氏宗祠出现了修缮后的身影。 街区项目负责人林建军告诉记者,“梁叹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分多期进行,一期37幢古建筑按‘修缮还旧’的大致情况,现已基本修缮完毕。” 福州民俗专家梁振榕眺望着第一个有规模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说:“小时候的梁叡回来了! ”我很高兴。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保护赑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特色风貌,福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建设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梁叹就是其中之一。 年1月22日,福州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开辟街道,打磨了“文化福州”的魅力底色。

迅速发展文化遗产的“活下去”

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必须发掘其现代价值,让世代继承宝贵的遗产,创历史新高。

反复“利用、传承弘扬”大体上是向福州引进文化、旅游等理念,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复活历史建筑和文物,继承城市文脉,快速发展,建设幸运州,建设幸福城市的强大精神力量。

位于福州城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是中国城市唯一存在的“里坊制度活化石”,遗留有200多处古建筑,人文底蕴深厚。 “我们多次在使用中加以保护,在保护中加以利用,使三坊七巷不断焕发活力,成为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标本。 》福州古叹集团总经理郑嘉贤表示,三坊七巷依托以往流传的节日,不间断举办丰富多彩的福州以前流传的民俗展示、体验活动,吸引了脱胎漆器、软木画、油纸伞等民间艺术业态。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走在坊巷,一个古叹逐渐被开辟为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展示中心、交流平台以及文创产业基地,延续了古叹原有的招聘功能,继承了都文化的血脉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从古至今。 目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全年游客人数连续多年突破1000万人次。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中国走向近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开始福州船政文化新的建设事业,“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进入福建省文化产业10个重要项目,百年船政气息越来越浓厚。 目前,福建船政遗址群已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非遗作为一种活文化,其延续离不开人与生活。 茉莉芳、凝脂吸香,年6月,福州市花茶制作工艺被评为国家级非遗留代表项目保护实践的优秀典范,体现了“看人看物生活”的保护理念。 年,福州茉莉花茶历来被龙制工坊选为福建省非遗留扶贫就业工坊示范点,展现出非遗技独特的扶贫功能。 福之州的文化遗产得到观赏、分享、保护、解释和延续。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迎接“世遗”展现福州新风采

日前,福州上下杭的罗氏绢布庄完成了修复。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这里将作为福州非遗展示馆,向世界各地嘉宾展示福州非遗文化风采。

指导罗氏布庄修复事业的古建筑专家陈木霖告诉记者,古叹在修复中遵循“最小介入”是基本的,使用的是原材料、原技术,在古叡大树框架的修复中没有使用钉子,而是运用了中国以前流传的建筑中特有的榫卯技术。 对于部分缺失的木构件,在没有找到历史资料之前,不添加,维持现状。 陈木霖认为,残缺也是宝贵的历史新闻。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世界遗产全球治理正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必须通过举办世界遗产大会,在全社会进一步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和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进一步提高中国对世界遗产全球治理的贡献度,向世界广泛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成果,贡献中国的智慧,分享中国的经验。 ”。 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田学军先生说。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福州高水平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文化建设文案。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表示,福州作为第44届世界遗传大会东道主城市,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力举办盛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福建风采、福州魅力。

“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5日版)

标题:“光明日报点赞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xwzx/10110.html